CEMS煙氣在線監測系統垃圾焚燒處理廠環保煙氣煙連續在線監測系統運用抽取冷凝采樣、后散射煙塵濃度測量、皮托管煙氣流速測量及計算機網絡通訊技術,實現了固定污染源污染物排放濃度和排放總量的在線連續監測。同時又針對國內煤種較雜、煤質變化大、污染物排放濃度高、煙氣濕度大的狀況從技術上進行了改進。并按照國家標準設計定型,提供專業的中文操作平臺及中文報表功能、多組模擬量及開關量輸入輸出接口,可實現現場總線的連接以及多種通訊方法的選用,使系統運行方便靈活。
CEMS煙氣在線監測系統垃圾焚燒處理廠環保(CEMS)是功能齊全,整體水平 的固定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主要由以下幾個子系統組成:
1、固態顆粒物連續監測子系統,采用激光后散射單點監測。
2、氣態污染物連續監測子系統多組分氣體分析儀(SO2、NOX、CO、CO2、HCL、HF、NH3)
3、煙氣含氧量、煙氣流量、壓力、溫度,濕度等煙氣參數連續監測子系統
4、數據處理與遠程通訊系統
二、技術說明
抽取冷凝法CEMS能夠測量SO2、NOx、O2、溫度、壓力、流速、粉塵、濕度;
SO2、NOx采用紫外差分吸收光譜(DOAS)分析技術或紅外線NDIR分析技術;
O2采用電化學氧電池;
濕度采用高溫電容法;
溫度、壓力、流速分別采用熱敏電阻(PT100)、壓力傳感器和皮托管微壓差法;
粉塵采用激光后散射法;

2012年,廣州市政府成立了由42個部門及各區政府組成的廣州市環保工作小組,市擔任組長,建立完善重大環保工作統一、統籌推進綜合決策機制。從市政府層面完善了齊抓共管、分工配合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機制。廣州的空氣治理之路可謂是“一張藍圖”干到底,PM2.5年均濃度從2013年的53微克/立方米大幅下降到2017年的35微克/立方米,2018年穩定達標。
像廣州這樣人口超千萬的超大型城市,曾有專家表示,PM2.5濃度下降一兩個微克都非常困難,但廣州僅用5年,就實現了18微克的下降幅度。原廣東省*大氣環境*專家鐘流舉曾表示:“這是一個能夠寫進歷史的事件,很困難但做到了。”
進入2019年,廣州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藍天白云常駐,候鳥列隊造訪,市民安居樂業,廣州人越來越多地享受到人居環境質量改善帶來的生態福利,幸福指數日增月漲。廣州繼續堅持“減煤、控車、降塵、少油煙”的工作思路,印發實施《廣州市打贏藍天保衛戰2019年*方案》《廣州市打贏藍天保衛戰指導意見》等。監測顯示,今年1~8月,廣州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天數比例86.4%,同比增加6.6個百分點;6項污染物中,5項同比下降,PM2.5、PM10、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臭氧平均濃度分別為28、47、45、6、163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別下降20%、11.3%、8.2%、40%、5.8%;一氧化碳平均濃度1.4毫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6.7%。*公布的信息表明,廣州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空氣質量改善幅度排第4位。
未來10~20年,是廣州市優化城市發展布局、提升城市發展質量、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資源環境約束趨緊、城市環境公共服務與人民群眾需求矛盾加劇的瓶頸期。廣州市積極通過制定環境保護規劃、加強環評準入工作、提高審批服務水平等措施,從源頭控制減少大氣污染。環境空氣大整治行動助力廣州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為廣州經濟的發展騰出了環境容量,增強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