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湖北省武漢市圍繞定標準、建體系、強生態,著力培育發展研發型企業,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系統謀劃打基礎。1月27日,武漢市政府辦公廳印發《武漢市加快培育研發型企業 推進研發產業化實施方案(2025-2027年)》后,武漢市科技創新局先后出臺《武漢市研發型企業建設指引(試行)》《武漢市研發型企業創新計劃實施方案(試行)》等,堅持“定量為主、定性為輔”,細化研發型企業定義、入庫條件、入庫程序、日常管理、政策服務等要素,為企業向研發型方向發展提供依據。
二是分類支持強支撐。實施研發型企業創新計劃,分類對研發型企業與科研服務業“雙入庫”企業、新設研發型企業、示范研發型企業等企業給予最高100萬元/年的補貼支持。其中,對于示范研發型企業著重構建包含研發創新能力、研發服務效益、產業貢獻度等維度的量化評價體系,特別是對“人工智能大模型+科學研究”、外向型研發等予以引導性支持,加快培育一批研發能力強、技術轉化效率高、市場競爭力突出的研發型企業。
三是突出特色出實效。今年一季度,首批入庫15家研發型企業。其中,部分企業與相關公司簽訂單筆合同金融超10億元的技術合作協議,9家企業獲得各類風險投資超20億元。企業積極探索“人工智能+科學研究”,有關企業專注于AI賦能新藥
化學合成,已與多家世界頂級藥企和服務商展開深度合作。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