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蜜月黄色视频在线观看网站,综合色婷婷一区二区亚洲欧美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中文字幕无码,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108

正在閱讀:《水質總磷自動監測儀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等4項國家生態環境標準意見稿發布
資訊
微譜檢測有獎調研
當前位置:儀器網>新聞首頁>政策標準

《水質總磷自動監測儀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等4項國家生態環境標準意見稿發布

2025-03-24 10:34:00來源:儀表網關鍵詞:環境監測閱讀量:16460
我要評論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規范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生態環境部組織編制了《水質總磷自動監測儀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等4項國家生態環境標準征求意見稿,現公開征求意見。
 
  《水質總磷自動監測儀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防治生態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質量,規范水質總磷自動監測儀的技術性能,制定本標準。
 
  本標準是對《總磷水質自動分析儀技術要求》(HJ/T 103—2003)的修訂。《總磷水質自動分析儀技術要求》(HJ/T 103—2003)首次發布于2003年,起草單位為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本次為第一次修訂,修訂的主要內容如下:
 
  ——標準名稱修改為《水質總磷自動監測儀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
 
  ——修改了水質總磷自動監測儀的測量范圍;
 
  ——修改了零點漂移、量程漂移、重復性、電壓穩定性和實際樣品比對試驗等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
 
  ——增加了示值誤差、定量下限、記憶效應、濁度影響、環境溫度影響、最小維護周期、數據有效率、一致性偏差等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
 
  ——刪除了直線性、平均無故障連續運行時間和絕緣阻抗指標。
 
  自本標準實施之日起,《總磷水質自動分析儀技術要求》(HJ/T 103—2003)廢止。
 
  本標準規定了水質總磷自動監測儀的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本標準適用于地表水、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的水質總磷自動監測儀的生產設計、應用選型和性能檢測。水質總磷自動監測儀的測量范圍應包含0.02mg/L~50mg/L。
 
  《水質總氮自動監測儀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防治生態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質量,規范水質總氮自動監測儀的技術性能,制定本標準。
 
  本標準是對《總氮水質自動分析儀技術要求》(HJ/T 102—2003)的修訂。《總氮水質自動分析儀技術要求》(HJ/T 102—2003)首次發布于 2003 年,起草單位為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本次為第一次修訂,修訂的主要內容如下:
 
  ——標準名稱修改為《水質總氮自動監測儀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
 
  ——修改了水質總氮自動監測儀的測量范圍;
 
  ——修改了零點漂移、量程漂移、重復性、電壓穩定性和實際樣品比對實驗等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
 
  ——增加了示值誤差、定量下限、記憶效應、濁度影響、環境溫度影響、最小維護周期、數據有效率、一致性偏差等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
 
  ——刪除了直線性、平均無故障連續運行時間和絕緣阻抗指標。
 
  自本標準實施之日起,《總氮水質自動分析儀技術要求》(HJ/T 102—2003)廢止。
 
  本標準規定了水質總氮自動監測儀的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本標準適用于地表水、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的水質總氮自動監測儀的生產設計、應用選型和性能檢測。水質總氮自動監測儀的測量范圍應包含0.20mg/L~200mg/L。
 
  《水質小型自動站(常規五參數、CODMn、NH3-N、TP、TN)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防治生態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質量,規范水質小型自動站的技術性能,制定本標準。
 
  本標準規定了水質小型自動站的組成結構、技術要求、性能指標及檢測方法。本標準適用于水質小型自動站的設計、生產和檢測。
 
  水質小型自動站應至少實現水溫、pH、電導率、濁度、溶解氧、高錳酸鹽指數、氨氮、總磷及總氮9個水質監測項目的自動監測。其中水溫量程至少應包含0 ℃~50 ℃、pH量程至少應包含2~12、電導率量程至少應包含0mS/m~500mS/m、濁度量程至少應包含0NTU~1000 NTU、溶解氧量程至少應包含0mg/L~20mg/L、高錳酸鹽指數量程至少應包含2mg/L~20mg/L、氨氮量程至少應包含0.15mg/L~5mg/L、總磷量程至少應包含0.02mg/L~2mg/L 及總氮量程至少應包含0.2mg/L~10mg/L,主要應用于地表水水質的監測。
 
  《環境空氣顆粒物(PM2.5)有機碳和元素碳自動監測系統(熱學-光學校正法)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防治生態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質量,規范熱學-光學校正法環境空氣顆粒物(PM2.5)有機碳和元素碳自動監測系統的性能和質量,制定本標準。
 
  本標準規定了環境空氣顆粒物(PM2.5)有機碳和元素碳自動監測系統(熱學-光學校正法)的原理與組成、技術要求、性能指標和檢測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環境空氣顆粒物(PM2.5)有機碳和元素碳自動監測系統(熱學-光學校正法)的設計、生產和檢測。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全部評論

昵稱 驗證碼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您還可以輸入200個字符)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

相關新聞更多
推薦產品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0272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