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儀器網 會展報道】2018年11月22日,為期三天的“第十一屆中國在線分析儀器應用及發展論壇暨展覽會”(CIOAE 2018)進入第二個大會日。為了進一步促進新技術、新觀點的分享和交流,論壇同期舉辦了四大專題報告會供行業人士深入探討。期間,“在線水質分析專題報告”在南京展覽中心M254舉辦,邀請了翟家驥工程師及趙友全教授擔綱主持。中國儀器網記者全程報道了本次專題報告會,為業界人士奉上報告集錦。
在線水質分析專題報告現場
題目:水質在線監測儀器技術要求及質量控制
報告專家:中國環境監測總站 左航
報告人在演講中主要談到了水質在線監測設備在環境監測的應用、技術要求、質量控制以及即將開展的相關工作。他談到,水質在線檢測設備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廢水污染源監控及企業自行監測和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兩大方面。目前我國對于水質在線監測設備已經提出了一系列技術要求。這些舊版標準有著許多不足之處,而新標準在長期穩定性、標準度和適用性上更佳。報告人特別將新舊標準進行了對比,列舉了增改、保留和刪除的性能參數,并介紹了記憶效應、溫度影響實驗、小維護周期、數據有效率、一致性等方面的內容。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 左航
關于水質在線監測設備的質量控制,報告人提出,目前我國對此尚無標準分析方法。主要可以通過使用標準物質校準,將設備溯源到標準物質上;通過實際水樣比對,將設備溯源到實驗室標準分析方法上;通過標準物質質控,保證設備監測數據不發生漂移。后,報告人介紹了即將開展的相關工作:進一步加強參數管理;進一步加強主要零部件管理;開展監督檢查及監督抽測。
題目:水污染源現場在線監測系統建設、驗收、運行與考核及數據審核講座
報告專家:深圳市環境監測中心 李仕平
報告人首先列舉了相關文件及精神,提出要掌握國家政策精神、熟悉國家法律法規、了解地方相關規定。隨后,他介紹了水污染源現場在線監測系統的建設安裝要求,包括安裝自動監測系統的排污單位名單、污染源在線監測因子確定、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組成、水污染源監測點技術要求等內容。
深圳市環境監測中心 李仕平
接下來,報告人介紹了水污染源現場在線監測系統驗收相關的技術要求。建筑施工驗收技術要求主要包括污染源排放口、流量監測系統以及監測站房、水質自動采樣系統、數據控制系統的驗收。儀器設備驗收技術要求則包括基本驗收要求、功能驗收要求、性能驗收方法、實際水樣比對測試、聯網驗收要求等等。其中,性能驗收方法部分涵蓋液位比對測試、流量比對測試、采樣量誤差測試、溫度控制誤差測試、準確度測試、漂移等。此外,針對運行單位及人員也有著一定的要求,報告人列舉了排污單位驗收提交材料清單。
然后到了運維與考核部分,報告人主要介紹了參數管理及設置、數據上報、月檢查維護、周檢查維護、季度檢查維護、檢查維護記錄以及其他檢查維護方面的內容。在運行技術及質控方面,他也提出了一些具體要求,涉及水自動分析儀、超聲波明渠流量計、pH水質自動分析儀等儀器設備。后一部分內容是數據審核,報告人針對有效性比對監測、數據有效傳輸率、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pH水質自動分析儀與溫度計、標準樣品試驗誤差、實際水樣比對試驗誤差等方面的內容作了詳細的介紹。
題目:大數據時代下水環境自動監測儀器的發展趨勢初探
報告專家: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 奚采亭高工
報告人從大數據時代下環境監測的特點入手,引出時代對監測儀器完備性和監測方法先進性的要求。他認為,當前及今后相當長時期對監測數據的要求就是真實、準確和全面。目前,水環境自動監測全過程信息化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這需要信息化技術發揮支撐作用。隨后,報告人介紹了水質自動監測系統的原理結構及作用,并提到了常規監測儀器應該具備的關鍵量、狀態參數。他以某省為例,具體說明了水質自動監測系統應該具備哪些要求。
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 奚采亭高工
接下來,報告人探討了監測點位應該具備的環境變量以及目前所需要的監測儀器產品,分析了水質自動監測儀器市場的發展變化情況、水站建設未來的發展方向、在線水質分析儀器的應用前景和趨勢。后,他總結了未來在線水質分析儀器的特點,并對未來水環境監測的愿景進行了展望。
題目:水質安全監測生物傳感技術
報告專家:清華大學環境學院 周敏娟博士
報告人提出生物傳感器具有響應快速、實現在線連續監測、成本低、微型化等技術優勢,為快速監測和預警水體安全設置了一道防線。它的構成主要包括生物識別單元和信號轉換單元/換能器。隨后,報告人介紹了生物識別材料和倏逝波光學傳感器,講解了倏逝熒光生物檢測原理。關于研究進展方面,她談到了基于倏逝波原理的水環境污染物檢測傳感元件、儀器化成果、環境微量有毒污染物免疫檢測方法開發、成果轉化及應用等問題。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 周敏娟博士
后,報告人總結:倏逝波免疫傳感器具有靈敏度高、特異性好、響應快速、操作簡單、測試費用低等優點,是現有儀器分析技術的有益補充,有望提升水環境監管能力;生物傳感器用于實際水環境監管的實踐經驗還不夠多,需進一步推廣,以積累更豐富的應用經驗和測試數據。
以上摘錄了“在線水質分析專題報告”上午場的部分報告內容,來自不同單位、從事不同工作的專家學者從不同角度出發,分享了各自在在線水質分析領域的研究心得和成果。下篇,中國儀器網將繼續為各位行業人士盤點專題報告會下午場的報告內容,歡迎繼續關注新聞資訊欄目的后續文章。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