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蜜月黄色视频在线观看网站,综合色婷婷一区二区亚洲欧美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中文字幕无码,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108

正在閱讀:古人怎么研究天體?中國古代天文儀器大盤點
資訊
微譜檢測有獎調研
當前位置:儀器網>新聞首頁>行業要聞

古人怎么研究天體?中國古代天文儀器大盤點

2018-09-30 16:47:18來源:中國儀器網關鍵詞:古代天文儀器閱讀量:6023
我要評論

  【中國儀器網 行業要聞】在古代,天象變化是人們生活中決議婚喪嫁娶、破土動工、慶典儀式、行軍打仗等重大事件的重要依據。而古代的天文學家也會將天象的變化,與帝王的降生、國家的禍福聯系在一起。但是,那時的古人并沒有天文望遠鏡、衛星等精密的高科技儀器設備。那么,古人到底是如何觀測計算天象的呢?
 

 
  “鑄銅為象,以測天文”——璣衡
 
  璣衡,即我們口中常說的渾天儀,是渾儀和渾象的合稱。渾象,也稱“天體儀”。它作為模擬天體運動的儀器,與現代的天球儀極為相似,主要用于演示天體的運動及天象的變幻。水的沖擊、水銀泄漏均可以推動渾象運動。而渾儀,則是由固定的子午環、赤道環和可繞金屬軸旋轉的赤經環等多個圓環,套疊組成的天體觀測儀器。當渾儀中的望筒對準某一星體時,子午環和赤道環上的刻度就可以幫助古代天文學家確定該天體在天空中的位置。
 
  據了解,早在周朝時期,就已有人在著于手制作渾象。同時期的希臘,也已人有研究發明了渾儀。渾象與渾儀,一個用作天體運動的演示,一個用作天體位置的確定,能夠讓古人的天文觀測不再受日升日落的影響,可謂是古代天文觀測儀器的“佳拍檔”。
 
  “世界時鐘鼻祖”——水運儀象臺
 
  水運儀象臺,是一臺集天象演示、天象觀測、時間計量于一體的綜合性天文觀測儀器,出自北宋天文學家蘇頌、韓公廉等人之手。這座大型天文儀器,幾乎可以算作為小型天文臺。它不僅采集了當時民間所使用的凸輪、筒車、天秤杠桿等機械原理,還吸收了北宋天文學家張思訓改進后自動報時裝置的長處,并巧妙地將之與渾天儀結合在了一起。另外,蘇頌還在水運儀象臺中設置了世界上擒縱器,可比歐洲運用這一原理研發的鐘表早了整整3個世紀。
 
  隨著時間的流逝,當年那個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水運儀象臺早已無跡可尋。所幸的是,蘇頌在晚年時期,將修建水運儀象臺的經驗整理編寫為《新儀象法要》,其中包含有60余幅水運儀象臺的整體結構圖、部件圖與零件圖。如此一來,后人才得以將水運儀象臺的全貌重現,讓我們夠領略到先輩們廣博的智慧與無窮的創造力。
 
  小編結語:
 
  除上述兩種天文儀器外,元代郭守敬的簡儀與明末徐光啟、李天經等人先后制造的極限大儀、平面日晷、轉盤星晷、萬國經緯地球等天文儀器,都在歷史上留下了輝煌的篇章。這些精美又實用的古天文儀器,極大地推動了古代天文學的發展,不僅展現了古代科學制造的先進水平,體現了中國傳統特色的美學思想,更展示了中國古人的哲學智慧與技藝!
 
  (本文參考資料來源:汴梁晚報)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全部評論

昵稱 驗證碼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您還可以輸入200個字符)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

相關新聞更多
推薦產品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0272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