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儀器網 行業要聞】導讀:目前,我國環境保護事業不斷向好發展,而對于對于投身環境保護工作地環保工作者來說,一款有效的環境監測儀器對環保工作的開展作用極大。對此,中國儀器網小編根據網絡上的信息整理出了環境監測領域“神器”,與儀器網的讀者朋友們一起分享。
3D可視激光雷達
環保李滄分局采用新的環保執法“神器”——“天眼”3D可視激光雷達,用來監測空氣質量,尋找污染源頭,并取得了很好效果。3D可視激光雷達可24小時不間斷監測10公里半徑范圍內的PM2.5 (顆粒物)和氣溶膠等的濃度情況,能夠準確定位污染物密集地方的經緯度,幫助執法人員鎖定污染源,揪出污染的“真兇”。
3D可視型激光雷達提供了一種觀測氣溶膠垂直分布和水平污染的有效手段,同時它具有體積小、對人眼安全和可長時間連續無人值守觀測等優點,被廣泛應用于大氣邊界層高度、氣溶膠消光系數廓線、氣溶膠光學厚度及云的光學厚度等的長時間觀測,對于開展PM2.5的成因分析和城市灰霾天氣的預警預報提供有效幫助。
大氣環境立體走航觀測車
大氣環境立體走航觀測車的頭頂,大氣觀測雷達正在緊張巡航,車的內部,配合專用走航分析軟件,大屏幕能夠實時播放大氣污染特征分布結果和曲線。走航觀測車,可以追著污染物跑,對一次污染過程進行連續追蹤觀測,這樣才能評估外來輸送、局地污染對城市區域空氣質量產生的影響。未來,由衛星遙感、激光雷達、立體走航車組成的“境立體組網觀測系統”將對區域空氣污染數據進行實時分析,為大氣污染治理措施的制定提供有力支撐,將幫助環保部門工作,以便更好的保護大氣環境。
二氧化碳監測科學實驗衛星
作為我國首顆用于監測大氣二氧化碳含量的科學實驗衛星,利用高
光譜與高空間分辨率二氧化碳探測儀、多譜段云與氣溶膠探測儀等探測設備,通過地面數據接收、處理與驗證系統,可以定期獲取二氧化碳分布圖,監測精度可以達到1-4ppm。
這顆碳衛星的發射,可以使我國在高光譜大氣二氧化碳濃度觀測方面達到先進水平。可以使我國掌握二氧化碳在的流動規律。通過監測數據為我國將來的大氣治理工作提供科學依據。同時為應對氣候變化作出中國的貢獻,提升中國在碳排放問題上的話語權。
團霧監測預警雷達
我們都知道能見度對高速公路的行車安全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而霧天行車極易造成重特大交通事故,在一些大霧多發地段,交通事故的發生率和死亡率呈明顯上升趨勢。而團霧作為霧的一種表現形式,其危害性大、難預測,又被稱之為“流動殺手”。現有的氣象監測系統僅能預測大范圍的霧天氣候,對于團霧無法做到實時、準確的檢測,因此亟需推出團霧監測儀器。
而團霧監測預警雷達正是基于光學遙感技術開發而來,內部有一個激光光源,在工作時,發射出來的激光照射到大氣里,會使顆粒物產生后向散射,而雷達內部的光學望遠鏡系統會將散射光信號轉為電信號,并通過數據采集系統記錄分析,從而對團霧進行定位,目前定位精度可達7.5米。
手持式霧霾監測儀
霧霾已經成為了我國空氣污染中不容忽視的問題之一,但目前想要對霧霾進行監測仍然需要使用大型笨重的檢測儀器。青島海納光電環保有限公司研發出了一款手持式霧霾監測儀,其測數據誤差在100微克以下時,可以控制在15微克以內,已經算是目前國內簡便式霧霾監測儀器的精度高水平,而且在儀器中配備了打印功能,可以將即時監測到的溫度、濕度、大氣壓、PM2.5、PM10的數值直接打印出來,且體積小巧、檢測更能夠實時監測,將是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好幫手。
環保工作離不開環境監測儀器的幫助,可以說,有了先進的環境監測儀器,才能有環境保護工作的正常開展。本篇文章為讀者朋友們介紹了3D可視激光雷達、大氣環境立體走航觀測車、二氧化碳監測科學實驗衛星、團霧監測預警雷達、手持式霧霾監測儀這五款環境監測領域“神器”,在環境監測領域“神器”盤點(下)中,小編將繼續揭秘另外五款神奇的一切,讀者朋友們記得要時刻關注中國儀器網資訊中心哦。
(參考資料來源:青島全搜索電子報、中安在線、央廣網、新華網、齊魯網)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